主持人:大家好,欢迎收看这一期的《新华名医谈》。胆结石和胆囊息肉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,其成因十分复杂,有时还会伴有严重并发症,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。那么在日常生活中,该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胆结石和胆囊息肉?今天《新华名医谈》邀请到云南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陈宏,由他和我们聊一聊相关话题。
主持人:请陈主任介绍一下,什么原因导致胆结石和胆囊息肉发病率较高?
陈宏:现在胆结石和胆囊息肉发病率都有增长,尤其是胆结石发病率目前在5%—15%。胆囊息肉发病率比胆结石低,但和十年前相比也有所增加。
胆结石主要是由胆固醇增高导致,胆汁里包括胆固醇、胆色素、胆汁酸等成分,如果把胆固醇看成溶质,那胆酸就是溶液,一旦胆固醇过高,胆酸过低,就会形成过饱和状态,导致结晶沉淀,久而久之便形成胆结石。日常生活中,像肉类食物、油炸食物等都易增加胆结石形成风险。胆结石成因还与体质及遗传因素有关,同时还受到环境影响,如果水质不好,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,结合胆固醇,也会形成结石。此外,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形成胆结石,比如,不吃早餐、熬夜、运动量少,都易导致胆汁淤积。
胆囊息肉以胆固醇性息肉较多,临床上80%—90%胆囊息肉做病理检查都是胆固醇性质,小部分可能是炎性或肿瘤性,但肿瘤性较低,大约是千分之一,所以胆囊息肉也与饮食息息相关。
主持人:胆结石和胃病不好区分,作为患者该如何辨别?
陈宏:难以辨别的情况在临床中很常见。因为两个脏器解剖位置相邻,而且内脏神经并不能准确定位疼痛部位,所以都会有腹痛症状。其实,胆结石和胃病只需做胆囊b超,基本上就能准确诊断。
主持人:有些患者患上胆结石后并没有任何症状,于是就不治疗;还有些患者因胆结石疼痛,便自行买药服用,您有什么看法?
陈宏:胆结石疼痛时用药物只能暂时控制症状,并且对块状胆结石,目前还没有药物能溶解。
胆结石无症状就不治疗,这个认知也不科学,胆结石只要存在,就会刺激胆囊黏膜反复增生,形成慢性胆囊炎。如果是不典型增生,就是癌前病变的信号,进一步发展会刺激胆囊黏膜癌变,成为胆囊癌。一般胆囊癌5年生存率不超过10%,即使做了手术,也很容易转移。所以说胆结石不疼也需要治疗,尤其是胆囊刺激黏膜萎缩、增厚时。
主持人:现在对于胆结石有哪些治疗手段呢?
陈宏:胆结石的治疗手段现在比较明确,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。
药物治疗只针对泥状絮状物的胆结石,即胆汁稠厚状态,这时用药物就有可能排出,但这种情况很少,大部分胆结石都是颗粒状或块状,药物无法治疗。在临床工作中,我们也遇到过有患者服用药物20年左右,最后结石并未溶掉,反而导致肝脏受损。所以还是建议患者患上胆结石立即到医院就诊,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手术治疗。
主持人:患者选择切胆取石后,出现了消化不良症状,甚至有些人还患上胆总管结石,这是为什么?
陈宏:胆囊切除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并发症,比如消化不良、胆总管再长结石。因为胆囊被切除,所以消化不好,特别是吃完油腻性食物、肉类食物后,容易拉肚子。没有胆囊后,胆总管结石形成率会增加,一般高出15%—20%左右,胆总管结石危害更大,且手术过程比胆结石复杂。所以说如果胆囊功能、结构很好,医生还是提倡通过保胆取石术把结石取出来,把胆囊留住,继续发挥胆囊功能,减少因消化不好带来的胆总管结石风险。
主持人:刚才您介绍了胆结石的治疗方式,那当患者患有胆囊息肉时,又有哪些治疗方式?
陈宏:胆囊息肉区别于胆结石,是独立疾病,但它也有共同之处,它与胆结石都是因胆固醇沉积形成导致。
胆囊息肉在b超下是长在胆囊壁上的胆囊隆起,不会活动,这种叫胆囊息肉。其实息肉是一个统称,包括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。比如胆固醇性息肉、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等,都是非肿瘤性的。肿瘤性息肉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,良性肿瘤包括胆囊腺瘤、纤维瘤、脂肪瘤等。胆囊还有少见的恶性肿瘤,从b超影像下看,只能判断是否是息肉,并不能判断其性质,往往需要切除息肉后做病理检查才能定性。
胆囊息肉有良性,也有可能转化为恶性。如果胆囊息肉两三毫米左右,患者可以每年做b超复查,指征达到5毫米的息肉才能做保胆手术,术中再进一步检查确实是良性息肉,就会把息肉切除,保留胆囊。
主持人:普通人平时该如何更好地预防胆结石和胆囊息肉?
陈宏:因为部分胆囊息肉和胆结石成因相似,所以预防方法相近。首先是清淡的饮食习惯,基本上7分素3分荤;第二是生活规律,比如早餐定时吃,早餐时间不宜过长,胆汁如果在胆囊里循环少、瘀滞时间长,会结晶沉淀形成胆结石;第三是改变生活方式,多运动、少熬夜;第四是肥胖人群,高血脂、高血糖人群要有针对性地降血脂、血糖,减轻体重。此外,水质不好地区的人群可以通过多次过滤或引用纯净水改善环境。改善这些危险因素,能减少胆结石形成几率,让胆囊为人们的健康继续服务。